恒温恒湿空调作为数据中心环境控制的核心设备,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服务器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稳定性。百科特奥EHF26N型10匹风冷恒温恒湿空调凭借精准的温湿度调控能力和可靠的硬件配置,已成为中型机房环境控制的优选解决方案。该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,在26KW制冷量的基础上实现了±1℃的温度精度和±5%的湿度控制精度,能够有效应对数据机房高热密度负载带来的温控挑战。

在核心制冷系统方面,EHF26N搭载的松下涡旋压缩机采用三级能效设计,配合铜管套铝鳍片蒸发器的创新结构,热交换效率较传统设计提升18%。实测数据显示,在35℃环境温度下,机组能效比(EER)可达3.2,满负荷运行时噪音控制在65分贝以内。值得注意的是,该机型仍采用R22制冷剂,虽然当前阶段维护成本较低,但根据《蒙特利尔议定书》中国实施计划,建议用户提前规划环保冷媒替代方案,可考虑厂家提供的R407C兼容机型升级服务。
温湿度控制是该产品的突出优势。其采用的PID模糊控制算法,通过分布在机组内部的4组高精度传感器(温度测量误差±0.3℃,湿度±2%),可实现机房环境的动态平衡调节。在实测案例中,某电信枢纽机房部署两台EHF26N组成冗余系统,在夏季恶劣工况下仍能将机房温度稳定在23±0.8℃,相对湿度维持在55±3%的理想范围。机组配备的电极式加湿系统支持8kg/h的加湿量,配合20kg/h的除湿能力,可快速应对突发性湿度波动。

在空气循环设计上,5500m³/h的大风量配合100Pa机外静压,确保冷气有效送达机柜盲区。独特的V型蒸发器结构减少了30%的风阻,同时内置的G4级空气过滤器可拦截90%以上0.5μm颗粒物。用户可选配静电除尘模块,将空气洁净度提升至ISO 14644-1标准的8级水平,特别适合芯片制造等精密工业环境。
安装灵活性是该机型的另一大特点。提供两种外机配置方案:紧凑型双外机系统(单台占地0.37㎡)适合空间受限场所;而一体化大型外机(1.2㎡占地面积)则便于集中维护。室内机采用前回风、顶送风设计,1800mm的高度适配标准机房层高要求。值得注意的是,机组要求进水压力维持在0.1-0.4MPa之间,建议配套安装水软化装置以防止电极加湿器结垢。

在智能控制方面,EHF26N支持RS485通信接口,可接入主流动环监控系统。实测表明,其MODBUS-RTU协议传输延迟小于200ms,满足实时监控需求。机组自带故障自诊断功能,可识别包括冷媒不足、滤网堵塞等23种常见故障,并通过短信或平台报警。杭州特奥环保科技提供的7×24小时应急响应服务,承诺省会城市4小时现场到位,地级市8小时的服务标准。
能效管理上,机组具备负荷自适应功能,可根据机房热负荷变化自动调节压缩机运行频率。某省级数据中心运行数据显示,采用EHF26N的空调系统相比传统定频机组,年耗电量降低约15%,PUE值改善0.12。机组同时兼容峰谷电价策略,支持预设温度浮动范围以实现节能运行。

针对特殊应用场景,厂家提供防腐蚀涂层选配(适用于沿海高盐雾环境)和低温启动套件(-15℃环境下可靠制热)。在备用电源配置方面,建议按照N+1冗余原则设计,每台空调配置16A的UPS供电回路,确保市电中断时能维持至少30分钟的温控缓冲时间。
随着数据中心绿色化发展趋势,该产品正在迭代升级方向:新一代机型将采用R32环保冷媒,集成变频驱动技术,预计能效比将提升至4.0以上。现有用户可通过改造冷媒管路和控制系统实现平滑升级。作为中型机房的温控主力,EHF26N在性能参数与运维成本间取得了良好平衡,其模块化设计也为未来扩容预留了空间弹性。建议用户在采购前进行详细的冷负荷计算,并考虑至少20%的容量冗余以应对未来的热密度增长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