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技术中心 > 油罐区防爆空调安装的核心要求及技术要点
产品中心

Product center

油罐区防爆空调安装的核心要求及技术要点

更新时间:2025-05-14 点击量:13

在石油化工行业中,油罐区作为易燃易爆的高风险区域,对电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。防爆空调作为保障人员舒适与设备安全运行的关键设备,其安装必须遵循一系列专业规范,以确保在恶劣环境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。以下是油罐区防爆空调安装的核心要求及技术要点,结合国际标准与行业实践展开说明。


16.jpg

(百科特奥.工业防爆空调)


 一、防爆认证与设备选型
防爆空调的首要条件是取得国际认可的防爆认证。例如,欧洲的ATEX指令(2014/34/EU)要求设备必须标注防爆标志(如Ex d IIB T4),表明其适用于特定气体环境(IIB类)和温度组别(T4)。美国的UL 1203标准则针对危险场所电气设备提出密封、隔爆等要求。选型时需匹配油罐区具体的爆炸性气体类别(如甲烷、丙烷或氢气),并确保设备表面温度低于气体燃点。中国GB 3836标准同样强调设备需标注防爆等级(如Ex d IIC T6),且需通过国家防爆质检中心(CNEX)认证。

 二、安装位置的科学规划
油罐区防爆空调的安装位置需通过危险区域划分(如IEC 60079-10中的Zone 1或Zone 2)确定。设备应远离罐体呼吸阀、装卸口等易泄漏点,水平距离至少5米以上,垂直高度需避开气体沉积区(如低于地面1.5米处)。若油罐区存在轻质油气(如汽油),空调需高于潜在气体积聚层;对于重质油气(如柴油),则需避免低洼处安装。此外,空调外机应置于通风良好的开放区域,避免封闭空间导致气体滞留。


工业防爆空调.jpg

(百科特奥.工业防爆空调生产工艺)


 三、通风与气流组织设计
防爆空调的进排气系统需独立于工艺通风系统,采用防爆型轴流风机辅助换气。进气口应设置在洁净空气源处,出气口方向需避开潜在泄漏源,并保持与障碍物的最小距离(通常为1.5倍管径)。对于室内安装,每小时换气次数需≥12次,确保可燃气体浓度低于爆炸下限(LEL)的10%。空调内部需配置气体探测联动装置,当可燃气体浓度达到20% LEL时自动切断电源。

 四、电气安全与接地保护
防爆空调的供电系统必须符合IEC 60364标准,采用TN-S接地系统(独立保护导线),接地电阻≤4Ω。所有金属外壳、管道均需通过铜芯电缆(截面积≥4mm²)与接地干线可靠连接,避免静电积累。电源进线处需安装防爆隔离密封盒(Ex e型),电缆引入装置需满足GB 3836.15的填料密封要求。对于变频空调,还需配置EMC滤波器以减少高频火花风险。


17.jpg

(百科特奥.3P工业防爆空调参数)


 五、管道系统的防爆处理
若空调需连接冷媒管道,铜管接头须采用银钎焊工艺,并包裹防静电层(表面电阻≤1×10⁹Ω)。管道穿过防火墙时,须用防火泥(如Ceramablock®)封堵,耐火极限≥2小时。对于氨制冷系统,管道需标注流向箭头,并设置双阀隔离+泄压装置。所有法兰连接处需使用金属缠绕垫片,螺栓扭矩按ASME B16.5标准施加。

 六、维护与智能监测体系
建立基于ISO 14224的预防性维护计划,每月检查防爆面间隙(≤0.15mm)、紧固件扭矩(按厂家规范),每年进行绝缘电阻测试(≥100MΩ)。推荐加装IoT传感器,实时监测振动、温度、气体浓度等参数,数据上传至DCS系统。维护人员需持有防爆设备作业证(如IECEx认证),操作前进行静电释放(通过触摸接地棒)。


20.jpg

(百科特奥.工业防爆空调防爆合格证)


 七、应急与环境适应性措施
油罐区需制定符合NFPA 497的应急响应预案,明确空调紧急停机流程(30秒内切断电源)。设备需通过IP66防护测试,在-30℃~55℃环境下稳定运行。对于沿海厂区,外壳需采用316L不锈钢或环氧粉末涂层,盐雾试验≥1000小时。在沙漠地区,需加装防沙滤网(目数≥60)和冷凝器自清洁系统。

 八、全生命周期合规管理
从安装到报废,需建立完整的EX设备档案,包括防爆合格证、安装检验报告(参照GB 50257)、年度检测记录。建议采用BIM技术进行三维模拟,优化管线布局。安装单位需具备GB/T 3836.13资质,施工前进行HAZOP分析,识别潜在风险(如焊接火花)。

通过上述系统性措施,防爆空调可在油罐区实现安全与效能的平衡。值得注意的是,随着技术进步,新型正压通风型空调(Ex p)和光纤测温技术的应用,将进一步降低爆炸风险。企业应定期复审安装方案,确保符合最新版API RP 500等规范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