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技术中心 > 甲类仓库防爆要求的划分
产品中心

Product center

甲类仓库防爆要求的划分

更新时间:2025-04-23 点击量:70

甲类仓库作为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重要场所,其防爆要求的划分直接关系到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。根据我国现行标准及行业实践,甲类仓库的防爆要求需从建筑结构、电气设备、通风系统、安全间距、消防设施和管理制度六个维度进行系统性划分,形成多层级防护体系。


甲类仓库防爆要求的划分


一、建筑结构防爆要求
甲类仓库的建筑设计必须符合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(GB50016)中关于爆炸危险性场所的特殊规定。墙体应采用抗爆墙结构,厚度不小于240mm的钢筋混凝土墙或配筋砖墙,抗爆压力值需达到0.1MPa以上。屋顶需设置轻质泄压面,泄压面积与仓库容积比不低于0.05㎡/m³,且泄压方向应避开人员密集区域。地面须采用不发火材料,如沥青混凝土或导电橡胶,电阻值控制在1×10⁶Ω以下。门窗应选用向外开启的防爆型,玻璃采用夹丝玻璃或薄膜防爆玻璃,并在外侧加装防护网。

对于储存闪点低于28℃液体的仓库,需设置防液堤,高度不低于0.3m,容量应大于最大储罐总容量的110%。建筑承重柱需进行防火防爆包裹,采用厚度50mm以上的防火涂料,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。2019年江苏某化工厂爆炸事故调查显示,未达标的建筑泄压设计是导致次生灾害扩大的主要原因,这凸显了结构防爆的至关重要性。


甲类仓库防爆要求的划分


二、电气设备防爆等级
根据《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》(GB50058),甲类仓库的电气设备需达到相应防爆等级。储存Ⅰ类(气体)爆炸物的区域须使用Ex dⅡB T4及以上等级的防爆设备;储存Ⅱ类(粉尘)爆炸物的区域需满足Ex tD A21 IP65标准。照明系统应采用隔爆型灯具,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,光源宜选用LED等低温照明设备。配电箱须设置在非防爆区,通过防爆挠性管连接至防爆区内的用电设备。

电缆敷设需遵循"三隔离"原则: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分层敷设,高压与低压电缆分桥架布置,强电与弱电电缆间距不小于0.5m。所有金属构件需进行等电位联结,接地电阻不大于4Ω。2020年应急管理部专项检查数据显示,约23%的甲类仓库存在电气设备防爆等级不符问题,这是引发爆燃事故的重要隐患点。

三、通风与气体监测系统
机械通风系统应保证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少于12次,排风口设置在建筑物下部,进风口设于上部,形成对流。对于可能积聚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的区域,需在地面0.5m高度处增设辅助排风装置。通风设备电机必须符合防爆要求,叶片采用有色金属材质。

气体监测系统应设置三级报警值:一级报警为爆炸下限(LEL)的10%,二级报警为LEL的25%,三级报警为LEL的50%。探测器布置密度每100㎡不少于2个,距释放源水平距离不超过7.5m。监测数据需实时传输至中央控制室,保留时间不少于180天。北京某危化品仓库的实践表明,加装红外线气体成像系统可将泄漏检测响应时间缩短至30秒内。


甲类仓库防爆要求的划分


四、安全间距与隔离措施
甲类仓库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小于50m,与重要公共建筑间距不小于150m。仓库内部应划分防火分区,单个分区面积不超过750㎡(设自动灭火系统时可增至1500㎡),分区之间采用耐火极限4小时以上的防火墙分隔。

不同性质危险品应分类存放:氧化剂与还原剂间距不小于10m;酸类与碱类间隔不小于5m;易燃液体储罐组间距按直径1.5倍计算。储存金属钠等遇水燃烧物品的仓库,应设置独立防水分区,配备干燥空气保护系统。深圳"12·20"事故调查报告指出,违规混存硝suan铵与硫化钠是导致爆炸当量增大的关键因素。

五、消防设施配置标准
自动灭火系统优先选择泡沫-水雨淋系统,响应时间不超过45秒,持续喷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。手动灭火器材按每100㎡配置2具8kg干粉灭火器的标准布置,另需在出入口增设35kg推车式灭火器。消防给水系统应保证两路供水,管道压力不低于0.3MPa,消火栓保护半径不超过50m。

对于锂金属等特殊危险品,需配置D类灭火剂储罐;过氧化物仓库应配备专用降温系统。2023年新版《危险化学品仓库安全管理规范》新增要求:甲类仓库必须设置消防水幕系统,水幕强度不低于2.5L/(s·m),用于阻隔爆炸冲击波和热辐射。


甲类仓库防爆要求的划分


六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
建立"双人双锁"管理制度,存取危险品需两名持证人员同时操作。每日巡查应包括:通风系统运行状态、气体检测仪校准情况、防爆电气设备完整性等12项内容。应急预案需每季度演练,重点训练初期火灾扑救、人员紧急疏散和危化品堵漏等技能。

作业人员必须配备防静电服(表面电阻1×10⁵~1×10⁹Ω)、防爆对讲机等个人防护装备。培训内容应包含:危险特性认知(每年不少于16学时)、应急处置实操(每半年8学时)、事故案例分析等。上海化学工业区的管理实践显示,实施智能门禁系统+电子巡检系统后,人为失误导致的事故下降了67%。

当前甲类仓库防爆技术正向智能化方向发展,包括:基于物联网的实时风险预警系统、防爆机器人巡检、数字孪生模拟爆炸扩散路径等新技术应用。但无论技术如何进步,严格执行防爆分区管理、保持设备本质安全、强化人员安全意识始终是预防爆炸事故的三大基石。未来随着NFPA 497等国际标准的本土化应用,我国甲类仓库防爆要求将形成更精细化的分级管控体系。